摘要:天合光能老总高纪凡后来回忆道,那时候计划在连云港投资一个万吨级多晶硅项目,总投资10万美元,很多的省市领导也参加了项目奠基仪式。 ...
7月份时钟宝申自信的说,预计到2020年底,隆基产品的出口金额将同比增长50%,达到120亿元。
而今年两会期间,王刚所带来的建议也与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有关。鼓励玻璃行业转产至光伏行业往年全国两会期间,王刚一直立足玻璃行业,聚焦节能减排、壮大环保产业等议题。
基于当前光伏玻璃紧缺问题,建议国家部委鼓励玻璃行业通过转产、改产置换到光伏行业,充分利用现有产能,减少建筑玻璃的过剩产能。十四五规划中也提到,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在玻璃行业摸爬滚打40多年的王刚,谈起光伏玻璃产业发展前景,他更多的是站在整个光伏产业来审视光伏玻璃产品的未来。王刚告诉记者,待光伏压花玻璃产能充分释放一定时间后,再评估供需关系,再制定相应更为积极稳妥的产业政策。王刚表示,如今的金晶科技就是依托公司成熟的超白玻璃、压花玻璃的生产技术和品牌优势,扩大太阳能光伏组件配套玻璃产品的产能,与太阳能光伏下游企业建立了共生的合作关系。
面对种种困难和挑战,我国光伏企业亟需提升发展质量,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实施智能化和精细化管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王刚分析说,在国内,光伏玻璃面临着产品结构调整、产业格局重组、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发展等压力,企业决策稍有不慎就有被淘汰出局的风险。产业链结构光伏产业链可分为硅料、硅片、光伏电池片、光伏组件、光伏系统五个环节。
按照光伏电池片的材质,太阳能电池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包括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另一类是薄膜太阳能电池,主要包括非晶硅太阳能电池、碲化镉太阳能电池以及铜铟镓硒太阳能电池等。当然,从记者了解的情况来看,新势力企业不愿意在182与210的硅片尺寸之争中站队,而是依据客户的需求来定制生产。不少业内人士预测,2020年应用单晶技术的产品市占率有望超过90%。光伏组件--光伏支架:光伏支架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中为了支撑、固定、转动光伏组件而设计安装的特殊结构件。
光伏产业链上游:原料高纯度多晶硅材料硅料作为产业基础原材料,早期曾被国外封锁,2013年后在光伏产业政策的持续驱动下,国内多晶硅厂商技术突飞猛进、生产成本大幅下降,我国多晶硅行业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成长期 2014-2018 年:新增装机量年复合增速达 22.1%,主要发展地在中国。
光伏玻璃产业高度集中,福莱特与信义光能市场占比约为58%,是光伏玻璃的领域的寡头,竞争优势明显。截至2020年,中国光伏新增装机已连续八年全球第一、累计装机连续六年全球第一,并基本实现全产业链国产化。行业概况太阳能光伏发电是太阳能发电的重要分支,主要是指利用太阳能电池直接将太阳光能转化为电能,而太阳能电池通常是利用半导体器件的光伏效应原理进行光电转换。光伏玻璃可分为三种主要类型:超白压花玻璃、超白加工浮法玻璃及透明导电氧化物镀膜(TCO)玻璃。
需要满足项目地的各项标准。通威是连续三年成为全球产能及出货量第一的独立第三方电池企业。光伏是一个不断追求效率提高成本下降的行业。2019年,我国多晶硅有效产能达46.6万吨,产量达34.2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67.3%,同比提升了9.2个百分点。
根据Pvinfolink数据显示,光伏电池产量全球市占率排名前五的分别是通威10.1%、爱旭股份5.1%、晶澳5.1%、晶科5.1%、韩华4.9%。整理期 2011-2013 年:新增装机量年复合增速达 12.8%。
根据Wood Mackenzie统计,全球前七大跟踪支架厂家只有中信博和Nclave为中资企业,其他均为欧美企业,作为国际市场的先发企业,NEXTracker市场占有率分别为33%、30%及29%,技术方案已深入人心、形成了一定的用户习惯。2012 年,中国为应对美、欧双反调查、加大光伏应用补贴力度,发布《太阳能发 电发展十二五规划》,并于 2013 年 7 月正式发布《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 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电价补贴标准和补贴年限。
一方面可以对太阳能电池起到保护作用,增加光伏组件的使用寿命。光伏作为目前大力推广发展的一种能源,在双循环下将发挥重要的作用,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具备较强的抗风压、抗雪压、抗震、抗腐蚀等机械性能,确保在风沙、雨、雪、地震等各种恶劣环境下正常运转,并且使用寿命一般要求达到25年以上。单晶取代多晶的过程中,有的巨头倒下了,也有新的巨头产生,例如,隆基股份就是单晶技术的典型代表。行业终局及竞争格局行业更新换代太快了,方向性的选择也特别重要,过去,行业里有600多家电池企业,现在大的企业也只剩这么几家了。相比之下,龙头硅片厂商旧有产能保有量大,转型步伐走起来或许不会那么快;此外,龙头硅片厂商由于一体化布局的因素,可能还面临独立性不足的问题。
中国逆变器龙头厂商持续降本增效,产品性价比优势凸显并赶超海外企业,而海外部分厂商如Schneider(退出公用事业规模的逆变器业务)、ABB(向Fimer出售逆变器业务)等逐步退出市场,市场竞争格局改善。欧债危机导致欧洲各国政 府开始大幅降低光伏补贴,光伏投资收益率下行导致下游需求减少,早期行业上游快速扩张进一步加剧供需失衡。
光伏电站设计核心为结构设计,整个光伏电站结构设计主要通过光伏支架实现,光伏支架在光伏电站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下游是光伏发电的应用端,包括光伏电站和分布式发电。
由此,光伏企业在技术赛道切换中的风险与机会可见一斑。至此,中国接替主导光伏产 业发展的接力棒,开启光伏产业的第二轮快速成长期。
事实上,技术变化不断带动了电池企业的洗牌与集中度的提升中国逆变器龙头厂商持续降本增效,产品性价比优势凸显并赶超海外企业,而海外部分厂商如Schneider(退出公用事业规模的逆变器业务)、ABB(向Fimer出售逆变器业务)等逐步退出市场,市场竞争格局改善。产业链结构光伏产业链可分为硅料、硅片、光伏电池片、光伏组件、光伏系统五个环节。晶体硅可分为单晶硅和多晶硅,两者都具有金刚石晶格,具有金属光泽、可导电,并且具有半导体性质。
典型的代表是上机数控与京运通,11月至今,上机数控签署了多个硅片供货合同,涉及的总金额超过250亿元,签约对象包括天合光能、东方日升、阿特斯等。光伏电池也处在深刻变化阶段,目前PERC电池已进入成熟期,效率的瓶颈已经初现。
光伏逆变器:目前国内逆变器、跟踪支架厂商在全球份额仍远不及光伏中游环节70-80%的市占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提碳中和、能源局表态2021年风、光装机120Gw,均助推行业估值中枢进一步抬升。
如果时间退回到去年,硅片市场还是隆基股份与中环股份双寡头的天下,但是到了今年,硅片新势力企业陆续崛起。一方面可以对太阳能电池起到保护作用,增加光伏组件的使用寿命。
单晶技术出现后,与多晶之间的转换效率高下立判,但在初期,单晶面临成本高的问题,随着产业链不断努力,单晶成本降低,对多晶的优势逐步确立。中国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规模化应用起于2009年的金太阳示范工程和光电建筑应用,分布式受到国家重视,除了它灵活多变的形式外,分布式光伏主要在用户侧的优点越发凸显。按照光伏电池片的材质,太阳能电池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包括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另一类是薄膜太阳能电池,主要包括非晶硅太阳能电池、碲化镉太阳能电池以及铜铟镓硒太阳能电池等。相比之下,作为光伏主要硬件国产化最后一步,中国光伏支架企业企业仍有较大的成长空间(国内跟踪支架渗透率仅为10%),市场潜能较大但也同样需要一定时间。
目前靶材主要用于太阳能薄膜电池领域,而HIT作为PERC(钝化发射极及背局域接触电池)未来的替代技术,有望实现大规模量产,从而带动靶材需求。行业概况太阳能光伏发电是太阳能发电的重要分支,主要是指利用太阳能电池直接将太阳光能转化为电能,而太阳能电池通常是利用半导体器件的光伏效应原理进行光电转换。
在全球来看,目前美洲地区依旧是光伏跟踪支架的主要市场,占全球跟踪支架需求的一半以上。光伏支架投资成本低,CPIA预测2020-2025年我国固定式光伏转动区分为固定支架和跟踪支架。
越是在技术变革期,行业的格局越容易重构,巨头有巨头的风险,而二三线企业也有弯道超车的机会。平价期 2019-2025 年:主要发展地在全球。